一、评估行业涉及的资产经营权评估
目前我国评估行业尚未明确经营权的资产定义,笔者以为与经营活动有关的权利某种意义上均可称之为经营权,正如前述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这种权利体现在“用益”上,评估实践中涉及的经营权概念,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停车场经营权、学校经营权,很大程度的接近资产评估准则定义的无形
资产概念。《资产评估准则一无形资产》第13和14条规定,执行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应当根据具体经济行为,谨慎区分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单项无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组合。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专有技术、销售网络、客户关系、特许经营权、合同权益、域名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
《国际评估准则》将无形资产定义为“一种能通过经济属性来证明其自身价值的非货币性资产。它不具有实物形态,但能赋予所有者权利和或者带来经济利益”,包括营销相关类、客户相关类、合同相关类、技术相关类、艺术相关类等可辨认无形资产和商誉这一不可辨认无形资产。
由于资产经营权资产的特殊性,评估时以资产重新购建思路为出发点的成本法,在评估操作技术层面必受其局限,因而成本法的评估结果无法合理、准确反映资产经营权的内在价值。现阶段的资产交易市场上,在可比供需区域内某种同类资产经营权交易不仅从交易数量上较少,而且交易信息对外披露的完整性上更加缺乏,因此资产经营权一般情况下也是不具备市场法评估的条件。相对来说,从资产经营权资产的价值形成机理来说收益法天然适用,首先资产经营权它是未来可获收益的权利,本质上资产经营权的经济收益预期确定存在,通常资产的历史经营资料或类似资产的经营资料易获取,且在可预计期限内未来的经济收益、成本、剩余经济寿命、法定寿命可预测,同时风险因素可分析并预计,因此资产经营权资产价值适用收益法进行评估。 2、资产经营权价值类型-市场价值 3、资产经营权影响因素的确定 收益法是预测评估对象的未来收益,然后利用报酬率或资本化率、收益乘数将其转换为价值,以求取评估对象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的方法,收益法的本质是以评估对象的预期收益能力为导向求取评估对象的价值,这与资产经营权价值内涵相吻合 收益法通常必须考虑以下3个方面影响: (1)评估对象的未来收益可以合理预期并用货币计量; (2)预期收益所对应的风险能够度量; (3)收益期限能够确定或者合理预期。 (2)净现金流量依据现金流入、流出的实际时间进行归集计算,更能体现资金时间价值的影响。而净利润由于通常按照权责发生制归集计算,没有考虑现金流人、流出的时间差异,它并不一定体现在未来某个时点资产持有者可支配的现金流量。根据投资口径,净现金流可以再区分为全投资口径和股权投资口径。一项资产、资产组或资产组合通常是由两类投资共同形成,即股东和债权人,这两类投资渠道的投资目的和对风险接受程度不一样,因而他们在共同投资项目时所占比例结构会不一样,也与资产经营权涉及行业有关,且产生的现金流量与他们均相关,故资产经营权价值评估时采用全投资口径预计现金流更恰当,实务中绝大多数评估人员也均是如此操作。 (2)折现率 折现率是指将未来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从本质上讲,折现率是一种期望投资报酬率,是投资者在投资风险一定的情况下对投资所期望的回报率,对于本文而言即为全部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 按照经济行为的不同以及折现率与收益额口径一致的原则,评估中折现率应为税后权益回报率(股权资本成本)和税后债务回报率(债务资本成本)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 ②债务资本成本 对债务资本成本进行估算主要有基于银行贷款利率进行估算、基于企业债券利率进行估算以及风险调整法这三种方法。实务中采用基于银行贷款利率进行估算的方式较多,应该注意的是债务资本成本应考虑社会平均债务成本与企业实际负但的债务成本的相对合理性以及未来维持持续时间的影响。 资产经营权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呈现多种多样,收益法是从资产获利能力角度,根据资产价值的本质来评估其价值,从理论上讲适用于所有经营权资产价值的评估,从评估方法科学性、所需资料情况和计算的复杂性看,收益法测算过程计算较为复杂,不仅需要预计资产经营权带来的收入、成本费用,还需预测企业营运资金的变动以及全投资口径的资本投资成本,这就要求证券市场的发展比较完善,这样计算得出的股权资本成本的准确性才会高,否则测算得出的股权资本成本可能无法准确反映企业收益的风险水平。从收益法评估模型看,折现率等评估参数对企业评估结果的影响很大,参数微小变化可能引起评估结果的大幅波动,因此需要评估人员运用专业分析和判断能力较强。但同时,运用收益法评估经营权价值过程的未来收益额和风险量化的预测,又需要评估人员进行某种程度上的专业判断,因此在评估过程中应通过丰富和完善评估基础资料、提高评估人员对企业的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的能力,降低评估过程的主观影响。 总观测算过程较为直观易于接受,相对其他评估方法而言该种方法模型的特点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成熟型资产经营权资产价值。